4 使用感受
门槛
可能考虑到将来大部分的服务端程序都会运行在64位Linux上,SequoiaDB目前不支撑Windows、Mac和32位的Linux系统。
对大部分想尝试SequoiaDB的用户来说,这样的要求有些高。开发者可能需要本地环境辅助开发,较高的门槛可能会给本地调试带来麻烦。
MongoDB由于出现较早,发展较为成熟,对各系统、各版本的支撑相对全面。
在使用门槛方面,SequoiaDB还可以继续优化。
性能由于没有集群环境,这里只在单机下测试比较了两种数据库。
数据插入MongoDB较快,修改删除数据SequoiaDB较快,查询二者速度接近,各有千秋。
不同的数据量情况下,MongoDB和SequoiaDB的表现也存在差异。
以上只是单机测试的结果,可能没有发挥出SequoiaDB的应有的优势。
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实际的数据结构、数据量以及读写比例择优选择。
易用性在实际项目中,开发者也会关注开源软件的易用性。在这一点MongoDB和SequoiaDB使用方法类似,差距不大。
互联网上MongoDB相关的资料非常全面(谷歌约有1000万条相关搜索),但关于SequoiaDB的介绍信息有限(谷歌约有3万条相关搜索)。作为开源产品曝光率很重要,对于一个性能和MongoDB不分上下,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MongoDB的数据库来说,曝光率较低非常可惜。
SequoiaDB官网文档相对欠缺,开发者遇到问题时不好定位解决。如果SequoiaDB官方能提供更多的指南和项目实例,大力推广运营,让更多的开发者知道、了解并使用SequoiaDB,对产品的发展大有裨益。
关于开源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看出,SequoiaDB性能不凡。
非常难得的是,这样一款性能卓越的数据库产品选择了开源,可能希望能集合众人的力量,改善数据库性能,不断优化。
一款开源产品的发展,主要依靠社区的支持和参与者的贡献。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开源环境,吸引开发者参与互动反馈非常重要。
传统的开源社区依赖自治,依赖于成员无意的发现、自觉以及热情。这种模式适合无盈利目标的开源产品。
企业级别的开源数据库,只有代码开源还不够,还需要足够的运营管理,解决新软件一定会面临的“冷启动”问题。
5 小结SequoiaDB特点明显,性能优异,但相关资料欠缺,未来发展空间很大。
本文只对SequoiaDB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测试。事务、集群等操作未尝试,等有条件笔者会开展进一步的分析比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