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介绍:
少安,从事数据库管理工作多年,目前服务于某证券公司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,主要负责管理以MySQL(MariaD
为主的数据库。拥有证书:MySQL OCP、PCTP、OBCP等。
正文:
从接触数据库开始算起,已有十年,刚毕业那会工作使用的是Oracle 9i,当时只关注在Java开发上,对于数据库也是一知半解,只是会在xp/win7上进行简单的图形化安装和写一些SQL,这对于初级开发者来说就够用了。工作几年后,当时是在做电商项目,还没开始用RDS,所有的服务、中间件、数据库,统统安装在虚拟主机上,那时开始便接手了一些服务器管理工作,这其中包括了数据库管理,也就是从那时起踏入了DBA的大门。
那会电商势头正劲,而MySQL开源、轻量、免费、易上手,对开发者和DBA都很友好。于是我便趁项目之便,系统化地学习MySQL,MySQL相关书籍阅读了不下十余本,反复精读了其中的两三本,整理笔记若干,这也为我日后学习其他类型数据库,比如PostgreSQL、SequoiaDB等,积累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。学习本身可能是有点苦恼,有点费头发的,就像拼积木一样,一旦积木拼成型,知识体系结构略显雏形,就很有成就感,内心的喜悦自然会由内而生。
由于工作原因,因为项目需求不同,或是时间维度不同,不同的项目,使用的数据库类型也不尽相同。具体使用过Oracle、MySQL、DB2、PostgreSQL、Redis、MongoDB等等,这两年接触了巨杉数据库、TiDB,去年自学了OceanBase。DBA也是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的,比如DB2现在就极其少见了,而随着大数据、数据湖的热度上升,越来越多的“新”数据库涌现出来。对于DBA来说,要想不掉队,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,并以开放的心态去接触不同类型的数据库。
谈到我与巨杉SequoiaDB数据库的结缘,也是因为一个项目,大约两三年之前,某银行的影像平台项目,属于后台项目,主要是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文件,存储在巨杉的分布式数据库中。巨杉数据库实现了“算-存”分离,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“存”的横向扩展,这是这个项目选择使用巨杉数据库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最后,给社区的同学们拜个晚年,祝大家虎年大吉,虎虎生威!